销售热线:0377-63555662

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性气体环境的主要原因分析及防爆措施

在爆炸性危险环境中,电气设备可能成为引燃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:一是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电弧,二是设备表面与可燃气体接触部分出现过热现象。针对不同特性的设备,需采取相应的防爆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。

对于正常工作时会产生电弧或火花的设备,可通过隔爆外壳将其密闭,或采用浇封型、充砂型、充油型及正压型等防爆结构,有效隔离引燃源与爆炸环境。而对于正常运行中不产生电弧、火花或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,则可设计为增安型结构,通过增强绝缘、提高外壳防护、严格控制温升等措施,最大限度避免在正常或规定过载状态下产生引燃因素,从而实现在爆炸危险场所中的安全应用。

 

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与温度组别体系

 

4.1 粉尘点燃温度分组


根据点燃温度的不同,可燃性粉尘分为T11、T12、T13三个组别,具体划分如下:

  • T11:点燃温度高于270℃

  • T12:点燃温度介于200℃至270℃之间

  • T13:点燃温度介于150℃至200℃之间

 

4.2 粉尘防爆外壳分类


按防尘能力的不同,粉尘防爆外壳分为两类:

  • 尘密外壳(标志DT):防护等级达到IP6X,可完全防止粉尘进入

  • 防尘外壳(标志DP):防护等级为IP5X,虽不能完全阻止粉尘进入,但进入量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

 

专业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

 

符合防爆标准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,其外壳结构能有效限制可燃粉尘的进入,即使有微量粉尘渗入也不会影响设备安全。同时,结构设计使内部不易积聚粉尘,即便积尘也不易被点燃,从而确保设备在易燃粉尘环境中使用不会引发爆炸事故。

 

通过科学的防爆分类、温度组别划分以及结构设计控制,现代防爆电气设备能够适应多种爆炸性环境,为石油、化工、矿山、粮食加工等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。

新闻资讯

NEWS

在爆炸性危险环境中,电气设备可能成为引燃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:一是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电弧,二是设备表面与可燃气体接触部分出现过热现象。针对不同特性的设备,需采取相应的防爆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。
浏览量:0
收藏
创建时间:2025-09-24 11:01
产品中心
联系我们